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JUN

東西方影子政權與Web 3.0元宇宙

已更新:2023年12月22日

摘要

2019年底全球經歷COVID19疫情洗禮,人類生活大翻盤,網路Web 3.0元宇宙迅速發展,AI人工智能、虛擬實境、5G、大數據、數位資產和虛擬身份,紛紛介入生存法則。人類社會從原始進階到農耕社會,經歷城邦政治、封建政治、民主社會,又要進入元宇宙時代,人類的身體因為預防傳染病,需要更多獨處的時光,卻因為網路與科技發展,社交、交流速度飆高,究竟有沒有什麼力量影響全球思想、經濟脈動、政治中心?個人又該如何選擇?談論任何科學、理論,最終離不開哲學,而哲學的本源離不開終極關懷。 元宇宙世代的哲學是否與古老的玄學有相同的脈絡?


關鍵詞

道家素書、墨家、縱橫家、元宇宙、去中心化、Web 3.0

圖:中間為電影海報,出自電影官網。徽章圖為2022年wiki截圖。


前言

2019年底全球經歷COVID19疫情洗禮,人類生活大翻盤,網路Web 3.0元宇宙迅速發展,AI人工智能、虛擬實境、5G、大數據、數位資產和虛擬身份,紛紛介入生存法則,2021年稱作元宇宙metaverse元年,筆者在2022年,歷經了一整年元宇宙世代後將東方哲思與Web 3.0思維做一番討論。


元宇宙的概念非常宏大,最初Metaverse這個字,出現在美國科幻小說家 Neal Stephenson 於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說《雪崩》 Snow Crash裡,「元」 Meta 和「宇宙」 Universe 合成而來,描述一個虛擬世界,在這個世界中,人的精神、腦波能與科技交流,甚至戰勝科技帶來的問題。


The Matrix駭客任務電影,最初於1999年上映,救世主The One的概念與《雪崩》 Snow Crash裡的概念類似,皆是人腦與科技、現實與虛擬的切換。討論這些概念,實則是討論哲學、神學,甚至是世俗主義,虛幻Maya、因果報應Karma和存在論,與東方哲學最原始道家的思想是永恆不變的課題。


人類社會從原始進階到農耕社會,經歷城邦政治、封建政治、民主社會,又要進入元宇宙時代,人類的身體因為預防傳染病,需要更多獨處的時光,卻因為網路與科技發展,社交、交流速度飆高,究竟有沒有什麼力量影響全球思想、經濟脈動、政治中心?


提到元宇宙,可以從道家的典籍開始探索,《文子·自然》曰:「往古來今謂之宙,四方上下謂之宇。」自春秋、戰國百家爭鳴時期,對宇宙已經各家有看法被記錄下來,儒家對於宇宙的認知是唯物,物質性、現實和歷史是真實存在的,道家對宇宙的概念,是唯心思維。科技的發展曾經從抽象、神祇崇拜演變成物理、天文,而今因Web 3.0、5G世代來臨,人類的思維交流虛擬化,似乎將上古時期的抽象、神秘學重現,值得探討。


本文探討「東西方影子政權」,以及筆者認為同為影子政權的「Web 3.0元宇宙」。影子政政權在過去討論是指:一個實體政權背後的秘密政權,「它」控制了正規政權的運作,最高領層者是不為世人所知的,並非存在於實體能被記錄的資料當中。被猜測可能是有雙重身份的政府高層,或是根深蒂固的龐大、古老家族,甚至是神秘學、靈魂學討論的範疇。


非同質化代幣Non-Fungible Token,簡稱:NFT,是元宇宙元年開始新的投資概念。過去的世代經歷公債、債券、基金、股市演變,「債」這個經濟概念的出現,可追朔到古希臘、羅馬時期,距今2500多年前。最初提供這種概念的是國家、政府,用來招募兵馬、土地,繼而確保政權、甚至國家存亡,就是原始的政治手段。然而由此產稱的金融史,也是影響人類文明的帶風向演進史。


非同質化代幣NFT的產生,與2008年自稱日裔美國人的「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」發表了《比特幣: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》論文以及創造了比特幣Bitcoin,縮寫:BTC 或 XBT,有不可分割的關係。然而至今「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」這個人的存在依然是個謎,從發表論文以來,中本聰的真實身分長期不為外界所知,有人稱:「中本聰是一名無政府主義者,他的初衷並不希望數位加密貨幣被某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控制,而是希望其成為全球自由流動、不受政府監管和控制的貨幣。」


自比特幣Bitcoin之後,以太坊Ethereum在2013至2014年間被創造,創造概念為:「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台」,「去中心化」、「智慧型合約」功能為主要訴求,以太坊Ethereum發行的「以太幣ETH」,縮寫「 Ξ」也是顛覆了目前存世的語言,是完全在虛擬世界被創造出來的圖像。


以太坊Ethereum的創造者: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,出生於1994年1月31日,2011年聯合創立《Bitcoin Magazine比特幣周刊》時年17歲,當時年輕的他從父親那裡了解到比特幣,隨即於同年(2011年)與Mihai Alisie、Matthew N. Wright、Vladimir Marchenko、Vicente S共同創立了《Bitcoin Magazine比特幣周刊》,2013年發表了《以太坊白皮書》創建了以太坊Ethereum。2021年5月12日,他向印度的COVID-19救助基金捐贈了價值11.4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以及以太幣,目前已然成為能撼動世界的影子政權操作者之一。


比特幣Bitcoin、以太坊Ethereum,皆是由一種被稱為「區塊鏈」數位帳本上的資料單位,每個代幣可以代表一個獨特的數位資料,作為虛擬商品所有權的電子認證或憑證。非同質化代幣NFT,底層區塊鏈上能被完整追蹤,有「不可互換」、「不可逆」、「不可偽造」特性,能為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。區塊鏈的世代來臨,代表未來任何交易、任何發生過的事蹟,皆能被科技保存下來,也代表未來「造假」、「惡意」將在未來被掌握、排除,或許上古時代傳說的神的審判、無形與靈界的無所不知,將在科技的進步中到來。


談論任何科學、理論,最終離不開哲學,而哲學的本源離不開終極關懷。 元宇宙世代的哲學是否與古老的玄學有相同的脈絡?


一、影子政權

  • 西方影子政權

提到西方的影子政權,Rothschild羅斯柴爾德家族,是一個始於18世紀德國猶太裔銀行家Mayer Amschel Rothschild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創立的富有家族。19世紀後,羅斯柴爾德家族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。家族財富分掌在眾多繼承人手中,如今已涵蓋極為廣泛的領域,包括金融服務、地產、礦業、能源、混合農業、釀酒和非盈利機構。


如前言提到影子政權:「一個實體政權背後的秘密政權,『它』控制了正規政權的運作,最高領層者是不為世人所知的,並非存在於實體能被記錄的資料當中。被猜測可能是有雙重身份的政府高層,或是根深蒂固的龐大、古老家族,甚至是神秘學、靈魂學討論的範疇。」如Rothschild羅斯柴爾德家族這樣的存在,是少數人操控全球脈動的事實。


2007年宋鴻兵 ,發表《貨幣戰爭》一書,揭露國際金融內幕,從科普、歷史談論陰謀與國際變動,美國獨立戰爭、滑鐵盧戰役、南北戰爭、全球經濟大蕭條、石油危機、美國歷任總統遇刺等事件,事事影響全球。


宋鴻兵目前美國籍,1968年生於四川成都、祖籍河北,1994年赴美留學,著作《貨幣戰爭》認為:「這一切都是國際銀行家為了爭奪『貨幣發行權』的操弄。透過煽動政治事件、誘發經濟危機,控制著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。一部世界金融史,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。」描述歐美銀行壟斷家族對世界近代史演變的重大影響力,並且預瞻了未來全球的經濟格局。


自古歐洲小國林立,能工巧匠接受各國皇室委託建造秘密基地,完工後能繼續保有秘密。共濟會Freemasonry,亦稱美生會、規矩會、尺規會、自由石匠、福利美森等。是一個遍布全球的組織,擁有獨特儀式和標誌。由中世紀末的英格蘭地區的石匠行業協會演變而來,這些早期的工會為爭取建築工人的權益付出了很多代價,包括被教會打壓和迫害,因此大部分早期會員只能進行秘密活動,公會的存在也逐步規範了與政府和客戶的關係。


共濟會的會員等級制度至今仍帶有濃重的中世紀色彩,根據共濟會組織自己的檔案記載,其會員遍布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學術界、藝術界、政界和商界,但如其他秘密結社一樣,欲加入者必需有兩個已有會籍的會員作為介紹人才可以提交申請。


  • 東方影子政權

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諸子百家形成,老子、莊子、孔子、孟子、荀子、墨子、列子、孫子、申子、韓非子、鬼谷子、告子等學術思想代表人物,為中華文化奠定了深厚基礎。除了文化、理論,是否這些流派也形成「影子政權」呢?是否也有秘密政權,控制了正規政權的運作?是有雙重身份的政府高層,或是根深蒂固的龐大、古老家族?墨家、縱橫家等是否至今秘密存在?或是道家的神秘學、靈魂學一直影響著全球脈動,直至今日?


諸子百家,逢亂必出,尤以墨家、縱橫家,是因為亂世、政局變動、戰爭而存在。在平安、治世時人們會逐漸淡忘這些技能。近幾年來,因為物價澎漲、COVID19疫情,縱橫家與賒刀人的典故重新開始被提及:「中國民間有:『姜子牙謀略定乾坤,賒刀人鐵口斷未來』之說,將賒刀人和姜子牙相提並論。賒刀人從表面上看,就是賣刀具的小販,他們的刀具往往只賒不賣。留下幾句預言似的讖語,等靈驗了再回來收錢。」那麼賒刀人為什麼能有本事鐵口斷未來呢?據說他們是鬼谷子的後代。


鬼谷子,縱橫家鼻祖,姓王,名詡,戰國時期的人,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祕色彩的人物,是政治家、外交官、陰陽家、預言家、教育家,道號玄微子,世稱鬼谷先生、王禪老祖。《東周列國志》曾描寫鬼谷子:「其人通天徹地,日星象緯,在其掌中,占往察來,言無不驗,六韜三略,變化無窮,布陣行兵,鬼神不測,廣記多聞,明理審勢,出詞吐辯,萬口莫當,修真養性,服食導引,卻病延年,沖舉可俟。」稱為:數學、兵學、遊學、出世學,等四學。並流傳:雄辯八術、縱橫八術,分別為:捭闔術、反響術、內揵術、抵巇術、飛鉗術、忤合術、揣摩術、轉丸術。


提到治事與兵法,墨子/墨翟(前468年-前376年),春秋末戰國初期著名思想家、科學家、政治家、軍事家。《墨辯》是墨家邏輯的主要著作。墨家邏輯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邏輯學體系,主要以三物論為代表,三物分別為故、理、類。墨家設計出「鉅子」管理學,發展為類似幫派的組織。秦朝統一天下後隱世,清末明初,墨家思考重新顯現。「洪門」又稱天地會,與袍哥會、青幫為清朝三大秘密結社。「泰山會」成立於1994年,又稱泰山產業研究院。


近年來比對墨家與共濟會Freemasonry的說法出現,《墨子·天志》子墨子言曰:「我有天志,譬若輪人之有規,匠人之有矩,輪匠執其規矩,以度天下之方圜。」白話譯文:「我們有了上天的意志,就好象制車輪的有了圓規,木匠有了方尺。輪人和木匠拿著他們的規和尺來量度天下的方和圓。」由外觀來看,這樣的理念與共濟會Freemasonry的標誌類似,「洪門」、天地會的旗幟也與共濟會,有相類似的概念。

  • 大數據時代

時代的演進,經濟發展型態變遷,第一階段農業時代,人類開始以勞力與體力互助形成社會,主要依賴自然資源,第二階段進入工業時代,發明機械力,大幅提升生產力、製造效率,第三個階段知識經濟時代,知識腦力支配生產力,服務品質逐漸增加,現在進入第四階段,是一個破壞型創新時代,加上近年疫情影響,科技超過本來預計的發展速度,人類重新思索事情的本質,發掘尚未消費者、關注真正的威脅、探索真正的答案。


現代管理學之父,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曾說:「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,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,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。」個人化、大數據分析、物聯網、3D列印機、磨課師、處凝實境、智能機器人等,創造新的商業模式。


網路時代,「網軍」代表著大多數人的意見,「大數據」反應商業模式的成功與否、政權的穩固與否。在商業定義中:Y世代1980~2000出生的人:小時即開始使用電腦、網際網路。目前已進入企業管理層級及生兒育女,熟悉數位科技運用。Z世代,被稱為數位原住民:出生即接觸網際網路及數位科技,字是「打」出來而非「寫」出來的,這個世代的人,開始逐漸進入工作職場。不同世代的經驗與價值觀不同,而Y世代已開始掌管企業經營決策,Z世代也開始長大成人進入社會,影響資本市場,新世代的價值觀當中「去中心化」被重視,前文所提及的「元宇宙」概念,強調「不可互換」、「不可逆」、「不可偽造」、「區塊鏈完整追蹤」等所謂的「正義」、「正道」開始被宣傳而無限上綱。


筆者在2022元宇宙運行1年當下,反思是否將來,虛擬世界中的「影子政權」、「虛擬幫派」等也在影響著全球脈動?


二、科學的終極目標

  • 科學的終極目標是什麼?

科技的原動力,應該來自於人類對未來的想像,也可以說是對超能力、神學從想像、概念到落實的實踐。史前最初的科技,從人類對於火的控制能力開始,火的能力增加了食物資源,後有交通工具的發名、武器的製造等,早期人類需要對抗大自然的災害、增加人類物種、增加人口與保護力。近代的科技自印刷工業等發展,著重教育、文化傳播,網際網路的流行,弱化了通信在物理上的阻礙,允許人類在全球範圍內交流。

這些科技演進的過程與人們對超能力的想像吻合,人們有了火,就想要更加操控,發明了瓦斯、電器,發展了交通就更希望快速,進而增加電信通訊,網路世代後從打字,演變成語音輸入,以後更是會發展為腦波輸入。遠古使用圖像、圖騰,近代有文字、語言,網路世代後虛擬實境和意識交流更是在人們的期待之下加速實現。


  • 科技與東方哲思

《墨子·經下》:非半弗斫,則不動,説在端。「端説」是公元前5世紀的中國哲學家墨子(前468—前376)提出了類似於原子論的思想,物質不斷從中間分割,直到無法再分,此時的物質便叫做「端」。「始」和「端」關於時空的概念,「始」時間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位、「端」是空間中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單位。時空是連續無窮的,連續無窮的時空又是由最小的單元所構成的,在無窮中包含着有窮,在連續中包含着不連續的時空理論,類似古希臘哲學家「原子論」概念。


墨家「尚賢」:尊重人才,把人才問題看成是國家政治中的頭等大事,主張賢者在位,能者稱職。「尚同」:推舉賢人統治,由賢明的統治者來統一法的標準。「天志」:認為天是有人格、有意志的,扮演主宰人倫秩序、施予賞善罰惡的能力與角色。「明鬼」:墨子明鬼的目的,主要是想藉助超人間的權威以限制當時統治集團的殘暴統治。「非命」:通過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命運。不承認有「命定」的存在,認為人力定可勝過命運。如果人們相信命運,則只會使人們聽從命運的安排,進而懈志懶惰、喪失進取之心。「兼愛」:認為天下之所以亂,是因為人們之間缺乏無分別的愛,只要人們平等互愛、視人如己,就不會有不孝慈、盜賊、侵奪之事。「非攻」:主張兼愛天下,放棄戰爭,以為攻伐是不義且不利的事。


相比對於近代的「民主」投票,到現今的網路大數據的風向,墨家的管理思維已經有區塊鏈、非同質化代幣的雛形,在戰國時期已經有元宇宙的概念。


前文提到元宇宙從道家的典籍開始探索,《文子·自然》曰:「往古來今謂之宙,四方上下謂之宇。」《尸子》曰:「上下四方曰宇,往古來今曰宙。」而二字連用,始見於《莊子·齊物論》,其書云:「旁日月,挾宇宙,為其吻合。」


道家《素書。本德宗道章》夫志心篤行之術:長莫長於博謀。安莫安於忍辱。先莫先於脩德。樂莫樂於好善。神莫神於至誠。明莫明於體物。吉莫吉於知足。苦莫苦於多願。悲莫悲於精散。病莫病於無常。短莫短於苟得。幽莫幽於貪鄙。孤莫孤於自恃。危莫危於任疑。敗莫敗於多私。


素書當中說:如果你有遠大的目標,最長遠的方法,莫過於善思多謀;最安全的方式,莫過於安於忍辱;最優先的要務,莫過於進德修業;最快樂的態度,莫過於樂於好善;最神奇的效驗,莫過於用心至誠;最高明的做法,莫過於明察秋毫;最吉祥的想法,莫過於安份知足;最痛苦的缺點,莫過於欲望太多;最悲哀的情形,莫過於心神離散;最麻煩的病態,莫過於反覆無常;最無聊的妄念,莫過於不勞而獲;最愚昧的觀念,莫過於貪婪卑鄙;最孤寂的念頭,莫過於自恃高傲;最危險的舉措,莫過於被人而疑;最失敗的行徑;莫過於自私自利。


墨家,算是戰國時代的科學家代表,卻數次提及山海經,表示相信鬼神、神秘學。然而道家唯心思想,講究「虛靜」內心恬淡寂靜,《莊子. 天道》:「夫虛靜恬淡,寂漠無為者,天地之平,而道德之至,故帝王聖人休焉。」凡事講求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之外,還有一項非常人可知的「神助」,只要能掌握這三項,就是兵法大家。東方哲思當中,人性的瞬息萬變,在古老學問「易經」當中已經討論時空變化的智慧,用心至誠、虛靜恬淡、寂漠無為。


春秋戰國時期,諸子百家論管理學,從觀察天地、自然、鬼神,加上觀察人心,再輔佐以管理術。在目前的數位時代,管理學發展已歷經更迭,科技加速發展,卻在元宇宙理論實踐開始,又提倡「真實」、「正義」。再不久的未來虛擬實境和意識交流能更密切的吻合時,生命的意義與大環境的脈動,或許如同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「天人合一」是吻合的。


  • 西方哲學王到陰謀論

人類發展史,東西方在相同的時期,歷經類似的轉淚,春秋時期百家爭鳴,西元前700到西元前400年這之間,西方哲學史也相繼出現了「梭倫改革」、「智者學派」,自梭倫與克里斯提尼改革後,雅典的民主出現,而後古希臘西元前5世紀至4世紀時的一批收徒取酬的教師、哲學家們,成為詭辯士,又被稱為智者學派、詭辯學派,主張善良、真理、正義都與人本身需要的利益相關,所以沒有絕對的真理與正義,哲學領域中「相對主義」成為哲思、辯論的議題。


梭倫Σόλων,生於約前638~前559年,生於古希臘城邦雅典。出身於沒落的貴族,這個人設與東方孔子的背景也類似,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、立法者、詩人,古希臘七賢之一。梭倫的改革成就了中產階級,這與東方士大夫為國家中流砥柱一樣,是社會結構必要的組成。梭倫設計的城邦、公民制度,可與孟子的城邦概念比對,《尚書》:「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」,《孟子》:「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」,自梭倫與克里斯提尼改革後,雅典的民主出現。


柏拉圖在《理想國》中提出的統治者,愛智慧,又有智慧、可靠,並願意過一種簡樸的生活。國家分成三個階層:商人和勞動者、軍人和國家統治者。國家統治者即是哲學王。哲學王,需要經過重重的培訓。西元1300年資本主義概念出現,拉丁詞語裡「capital」一詞來源於動物的買賣,產權的概念在人類社會中出現。「capitalis」則源於原始印歐語的「kaput」意思是「頭」,「頭」是一種在歐洲遠古時代,測量財富的計數方式,一個人擁有越多「頭」牛,那麼此人也就越富有。到了12至13世紀,「資本」一詞開始被用來形容資金、貨物庫存、貨幣數量、或者貨幣帶來的利潤。


西元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,西元1765年工業革命,西元1789年法國大革命,西元1803年拿破倫戰爭後,出現了類似羅斯柴爾德家族這類銀行家,並組成集團開始資本版圖。羅斯柴爾德銀行家族,建立制度:包括代理人、運貨商和情報員在內的龐大網絡,以便在戰火紛飛的歐洲大陸運送黃金。接下來的脈動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,聯合國1945年由美國銀行家和美國國務院規劃者設計,保持主權國家權力,是超越國家的自由聯盟,在國家之外還有政權,是體制之外的操控力量。而後,全球的活動家組成了世界聯邦主義運動「World Federalist Movement」,概念是:希望創造一個「真正的」新世界秩序。


「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」,縮寫NWO,在1960年代末已經成形,並開始被討論,秘密菁英是體制外的力量,超越國家主權的、破壞表面體制的。另外也有「第四帝國Viertes Reich」的說法,源頭來自德國,是指新納粹分子幻想中復興第三帝國納粹德國的未來國家。在歐洲,一直有流傳「疑歐派人士」等假說,德國、法國為歐盟兩大核心成員國,各種假說體現了表面結盟下暗潮湧動。


人體增強與複製人技術、神秘主義、精神控制等理論,討論聲音來自「陰謀論者」:「各種秘密社團、兄弟會、紳士俱樂部、科研機構、非營利組織、智庫、政府部門、企業行號與許多國際組織。」少數權力精英組成的秘密集團在幕後操控世界,前文討論的「共濟會陰謀論Masonic conspiracy theories」就是影子政權存在與否、如何操盤機制的聲音。

  • 資本基金與元宇宙

二次世界大戰末期,歐洲因戰亂經濟與物資崩潰,1945年美國生產總值佔全球資本生產總值的60%,美國的黃金儲備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%,二戰後美元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心,美國此後向全世界舉債。二戰後1945年,美國銀行家和美國國務院規劃者設計出「聯合國」,洛克斐勒家族Rockefeller family、美國四大銀行、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等,長期控制、權衡以美元為主的資本市場,紐約市華爾街成為了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金融中心,上千所高科技公司總部都設在美國矽谷。


2019年底全球經歷COVID19疫情洗禮,由網路虛擬的元宇宙結構概念建立,2021年稱作元宇宙metaverse元年。臉書和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都爭相開發:「一個平行時空的數位世界」,這同時也在開發一個新的經濟模式,未來元宇宙提供的服務和商品現在可能還不存在,大部分金融與科技專家認為:「單一企業不太可能有足夠能力自己建造並維持元宇宙這個虛擬世界。」因此新的資本勢力將再度變動。


Bank of America美國銀行:「元宇宙將有無數個虛擬世界互相聯結而組成,和我們的現實世界也緊密聯結。」元宇宙將成為穩固的經濟模式,涵蓋工作和娛樂休閒,發展已久的各種產業和市場,例如金融銀行業、零售、教育、衛生,甚至是成人娛樂等領域,都將出現變化。美國發明家谷歌現任工程總監庫茨魏爾Raymond Kurzweil預測,至2030年人們花在元宇宙的時間將超過活在真實世界的時間。


元宇宙時代,一切都是同步的,包括時間、空間、交易。臉書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解釋:「在元宇宙的虛擬世界裏,你可以瞬間移動,不用出門就置身於辦公室裏,或是去看一場演唱會,或是與你父母見面。」這也代表:「交易與貨弊是同步的」,如前文提到區塊鏈運用:「不可互換」、「不可逆」、「不可偽造」。


由於「不可互換」、「不可逆」、「不可偽造」,未來「造假」、「惡意」將在未來被掌握、排除,或許上古時代傳說的神的審判、無形與靈界的無所不知,將在科技的進步中到來。元宇宙的區塊鏈技術,猶如「阿卡西紀錄」:「紀錄著你的每個念頭、 言語、行為、渴望及所有的情緒,以及你未來的種種可能性。」道家老子提出「道」是宇宙本源,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。而所謂的「本源」之說,也類似「阿卡西紀錄」,主張「天地與我並生,萬物與我為一」的思想。


科學的終極目標,源於人類對未來的追求,對超能力、神學從想像、概念到落實的實踐,最終也會追求萬物的「每個念頭、 言語、行為、渴望及所有的情緒,以及未來的種種可能性。」也就是佛教所謂「終極關懷」。「終極關懷」積極關注終極生死問題,講究「涅槃」概念、討論「真空妙有」,經過修行,達到超脫生死、超脫一切煩惱的精神境界,「不生不滅」狀態。

也就不需討論「相對主義」中:主張善良、真理、正義都與人本身需要的利益相關,所以沒有絕對的真理與正義。


三、天人合德與去中心化


要討論「去中心化」就要先了解什麼是中心化?中心化有什麼不好?中心化是否現在對美國最有利?


理論上,「絕對中心化」的政府是獨裁,而「絕對去中心化」則是無政府狀態,而目前存於世的政府機構,與任何企業管理機制,則是在「中心化」與「去中心化」二者間不斷平衡。


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」是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係形態和內容產生形態,是相對於「中心化」而言的新型網絡內容生產過程。相對於早期的網際網路Web 1.0時代,Web 2.0內容不再是由專業網站或特定人群所產生,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、權級平等的共同創造的結果。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創造原創的內容,共同生產信息。


隨著網絡服務形態的多元化,去中心化網絡模型越來越清晰,也越來越成為可能。Web2.0興起後,浮利客、部落格等網絡服務商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去中心化的,任何參與者,均可提交內容,網民共同進行內容協同創作或貢獻。


之後隨著更多簡單易用的去中心化網絡服務的出現,Web2.0的特點越發明顯。例如推特、臉書等更加適合普通網民的服務的誕生,使得為網際網路生產或貢獻內容更加簡便、更加多元化。維基百科也是去中心化的例子,「人人都可以進行編輯」的理念提升了網民參與貢獻的積極性、降低了生產內容的門檻。最終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,使得網際網路更加扁平、內容生產更加多元化。


去中心化最初是要解決「宰制」,對弱勢的傷害,去中心化,又成為新的中心。


《莊子》:「天地與我並生,萬物與我為一」。「天人合德」、「天人相應」,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,指的是人類的生理、倫理、政治等社會現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。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,漢朝董仲舒引申為天人感應之說,程朱理學引申為天理之說。


《黃帝內經》是中醫理論的重要典籍:「與天地相應,與四時相副,人參天地」、「人與天地相參也」、「與天地如一」,也是主張「天人合一」、「天人相應」,認為獨立於人的精神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「天」與作為具有精神意識主體的「人」有著統一的本原、屬性、結構和規律,天是自然,人是自然的一部分,所謂「有人,天也;有天,亦天也。」


於前文提到:科學的終極目標,最終也會追求萬物的「每個念頭、 言語、行為、渴望及所有的情緒,以及未來的種種可能性。」與天人合德是實際作法與概念上的相吻合。


  • 西方影子政權與終極真實

前文提到的陰謀論者判定的美國影子政權:洛克斐勒家族Rockefeller family的大衛·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,在1973年創辦了「三極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」,是一國際性非政府組織,非黨派的討論性團體,目的是建立美洲、歐洲和日本更緊密的合作關係。所謂「影子政權」,之所以操盤世界脈動,原因是掌握全球民生必需:金融、物資,繼而影響到政權、統治。


「相對主義」主張善良、真理、正義都與人本身需要的利益相關,所以沒有絕對的真理與正義。「宏觀社會學」研究整個社會結構,系統和人口中的大規模模式和趨勢的社會學方法和方法,在現代管理學當中,也就是「大數據分析」,宏觀與微觀Macrocosm and microcosm,是指宇宙的視野。微觀反映出整體,宏觀也反映出局部,大宇宙與小宇宙,「客觀主義」似乎更反映了「天人合德」:人類知識和價值是客觀的,不是由人的思想憑空創造的,而是取決於現實的本質、只不過是被人的思想所發現。


西方世界之中,古希臘、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「神人合一」思想亦和中國的「天人合一」有相通之處。在古希臘有「法師sorcerer」這種具特殊能力的的人、基督教認為:認罪並接受耶穌基督的救贖的人,就能成為上帝的兒女進入永生、伊斯蘭教的信徒要恪守「好行為」。印度文化裡《奧義書》深入瑜伽行者「梵我合一Moksha」也是相同。


  • 去中心化科技與終極真實

維基百科「人人都可以進行編輯」,是去中心化的例子,使得每一個網民均成為了一個微小且獨立的信息提供商,使得網際網路扁平化。「扁平化」、「減層delayering」管理,是指在員工和執行者之間很少存在或不存在中間管理層,也稱「扁平化組織Flat organization」、「橫向組織horizontal organization」。


這種管理的方式可拿來與佛教中「無分別」做討論,破除事物的絕對性,正視事物的相對性,體悟因緣的多面性、可能性。前文提到「涅槃」、「真空妙有」,就需要這種無分別心,而網際網路扁平化,使得未來生活「在虛擬世界裏,可以瞬間移動」、「交易與貨弊是同步的」,未來因數據永久「不可互換」、「不可逆」,而「不可偽造」、「不可惡意」,是天人合一的真實應用,人人沒有惡意的秘密。


四、本體與終極關懷


  • 本體與因果

「本體Noumenon」來自於希臘語νοούμενoν,在東西方哲學中都有談及,字面意思為「在思想中的某事物」、「思想所對應的對象」。希臘語:νοεῖν的原義是「我思、我想」,英語中的「智性nous」的字根,「智性Nous」,也為知性、理智、理智直覺。


「智能Intellect」、「智力Intelligence」是表象、形而下的能力,而「智性Nous」是直覺能力。形上學Metaphysics的討論中,「本體論Ontology」探討存有和「存在existence」的問題。古典哲學家認為:「在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中,空間、時間和因果關係的概念變得糾纏在一起,因果關係的時間順序變得取決於觀察它們的人」,哲學的因果論探討:「物理學定律在時間上是對稱的,所以同樣可以用來描述時間向後運行。為什麼會認為它是朝一個方向流動的,即時間箭頭,並且包含著朝同一個方向流動的因果關係呢?」


量子場雲Quantum field theory,現代量子物理學家,例如:戴維鮑姆David Bohm、卡爾普里布拉姆Karl Pribram、伯克哈德海姆BurkhardHeim和安東齊林格Anton Zeilinger,都談到了將思想與事物聯繫起來的信息場。量子物理學家談到了將思想與物質聯繫起來的信息場。我們為什麼不使用這些知識?


量子物理學與意識的影響,在量子層次上,所有事件都由概率控制。羅伯特詹恩Robert Jahn教授和布倫達鄧恩 Brenda Dunne教授在普林斯頓大學PEAR實驗室進行的大量實驗證明,這種概率甚至在很遠的距離內也會受到意識的影響。由於其雙重性,直接針對外部身體或內部心理現實,我們的意識通常無法直接進入信息場。瑞士心理學家CG榮格是第一個認識到個體潛意識與某種全球信息場直接交流的人,他稱之為集體潛意識。


對量子力學的一些解釋涉及到時間上的後向因果影響,「自由行為促成了宇宙的形狀」,因果關係被許多哲學家與反事實的概念聯繫在一起。說A造成了B,意味著如果A沒有發生,那麼B就不會發生。如果科學的目的是理解因果關係並對其進行預測,那麼因果關係通常被要求作為科學哲學的基礎。


  • 終極關懷

終極實在或究竟真實、終極現實(Ultimate Reality)是「在一切現實存在之中,至高、至終且根本的力量」,與哲學中的絕對概念嚴重重疊。「終極實在」的概念難以用文字、詩歌、神話和藝術來表達。由於「終極實在的矛盾方面」,悖論或矛盾經常被用作表示的媒介,可以通過符號獲得介導或啟示,常見符號包括世界樹、生命樹、小宇宙、火、孩子、圓圈、曼荼羅和人體。


在上座部佛教中,涅槃是究竟實相。涅槃以消極的術語來描述,它是無想和無為的。大乘佛教的某些分支中,佛性或法身被視為究竟實相。其他教派拒絕究竟實相的概念,認為任何自性皆是空。


儒教中的「天」代表著造物的最高秩序,在結構和性質上都是一元論的。「天」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,天上帝是一個超然的支配者,「天道」維持秩序,天理為「自然法則」的意志和體現。《道德經》中的「道」就是那個絕對的終極實在,而「可道」是那個被老子體驗到並做出回應的「道」。神道的終極實在包括神靈顯現出的荒魂、災禍神,以及通過祭祀安撫其為和魂、守護神。神是自然的體現,「和」既是人與神之間的關係,也是神道信仰的基本行為準則。


談論任何科學、理論,最終離不開哲學,而哲學的本源離不開終極關懷。


結論


網路Web 3.0元宇宙迅速發展,科技大量介入生活,人類社會從原始進階到農耕社會,經歷城邦政治、封建政治、民主社會,又要進入元宇宙時代,人類的身體因為預防傳染病,需要更多獨處的時光,卻因為網路與科技發展,社交、交流速度飆高。


人類歷史上有「陰謀論者」認為有「影子政權」,甚至有COVID19疫情也是人為操作結果的說法,究竟有沒有什麼力量影響全球思想、經濟脈動、政治中心?AI人工智能、虛擬實境、5G、大數據、數位資產和虛擬身份。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,急速成長,是否真的是人為操作?是否天災、人禍都是可以預知的呢?


本文討論了很多政局相關的變動,另外也討論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、心靈學、靈魂學,西方討論「阿卡西紀錄」,東方也有「阿賴耶識」的討論,因果關係與人為操控究竟有何關聯?在當今這個社會個人又該如何選擇?


最終,我們還是提到本體與終極,談論任何科學、理論,最終離不開哲學,而哲學的本源離不開終極關懷。 技巧、工具只是枝末,發心、動機才是根本,依賴科技而打造的元宇宙,也是第六意識的產物,在第七識、第八識的本源是共通的,新的網絡世界的確與古老的玄學有相同的脈絡,立定目標、保持本心就是生存的唯一法則。


參考文獻

  • 古籍類(時間先後)

春秋末戰國初期,墨子,墨翟,《墨子》

北宋,司馬光,《資治通鑑》

B.C.332-322,亞里斯多德,《雅典政制 athenaion politeia》

  • 專書(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)

王裕安、孫卓彩、郭震旦,《墨子大辭典》,山東大學,2006

馬丁‧瑞夫斯、納特‧漢拿斯、 詹美賈亞‧辛哈,譯者:王喆、 韓陽,《策略選擇:掌握解決問題的過程,面對複雜多變的挑戰》,經濟新潮社 ,2017

史蒂夫‧泰伊,譯者: 郭庭瑄,《策略布局:不只領先趨勢,更要定義趨勢,財星500大企業的決策必修課》,大牌出版,2021

宋鴻兵 ,《貨幣戰爭》,遠流出版社,2007

陳波,《逻辑学十五讲》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6

黃世瑞,《墨家思想新探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7

黃世瑞,《嶺南科學技術史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7

黃世瑞,《墨子十講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7

管役夫,《墨學的歷史淵源、文化背景與現實依據》網際網路檔案館,2017

彼得杜拉克 Peter F. Drucker,《 彼得‧杜拉克的管理聖經》,遠流出版社2020

蕭公權,《中國政治思想史》,商務印書館,2017

逯宏,《墨學思想淵源研究述評》,黃河科技大學學報,2013

孫詒讓,《墨子閒詁》,北京中華書局,2009

王福闓,《整合行銷傳播策略與企劃》,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,2011

經理人月刊,《企業併購實戰》,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,2022

蔡為民,《中國謀略:新全球化下中國一帶一路的經濟與戰略布局》,時報出版,2020

羅虞春,《領導理論研究》,臺北文景出版社,1989

  • 學術論文(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)

《數位貨幣之研究》,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學術論文,2020

《央行數位貨幣與金融監理研究》,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金融管理研究所學術論文,2019

《央行數位貨幣的發行及相關政策之探討》,國立清華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術論文,2019

《國際間央行數位貨幣發展情形與對臺灣的啟示》,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管理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學術論文,2019

《應用機器學習於數位貨幣社群網路之情緒分析:以比特幣為例》,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學術論文,2018

《數位貨幣與資產配置》,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學術論文,2020

《數位貨幣使用意圖之研究》,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所學術論文,2020

《區塊鏈與央行數位貨幣發展之法制研究》,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金融管理研究所學術論文,2020

《以大數據分析數位貨幣與美國科技股之投資策略》,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術論文,2020

《去中心化數位貨幣交易記錄與查詢服務:設計與以太坊實作》,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學術論文,2020

《當貨幣走入雲端-新興數位貨幣發展案例之分》,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學術論文,2019

《虛擬通貨的法定性與法規範之探討—著重於智能合約法及央行數位貨幣法確信之研析》,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術論文,2019

《應用區塊鏈技術於數位貨幣支付系統結合課程眾籌平台》,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資訊與財金管理系學術論文,2017

《數位貨幣與電子投票上之用戶端高效率盲目簽章設計》,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論文,1997

5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